作者:吳文傑
(版權屬吳文傑醫師所有,歡迎分享但禁轉貼內文)
摘要
台灣成年人超過半數有感染幽門桿菌,因為大部分沒有症狀而無法早期診斷,在後期常引起萎縮性胃炎、胃潰瘍以及胃癌等併發症。幽門桿菌成功治療已被證實可以降低胃癌的風險,因此為現今相當重要的議題。只有死掉的幽門桿菌才是好菌,對於消滅這個全民公敵的方式,本文共簡介了五種常見的幽門螺旋桿菌殺菌療法。台灣目前在14天三合一療法、序列性療法、同步性療法、複合式療法以及高劑量雙重療法都有相當好的殺菌率。醫師在選擇治療方式可慮到四個層面,包括病人的順從性以及肝代謝酶2c19多形性、細菌的抗藥性、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使用頻次和各種抗生素的特性,最後還需考慮到常見治療的藥物副作用,才能提供病人最好的治療及照顧。
前言
早期對於胃潰瘍的原因多歸類於胃酸過多、遺傳因素、壓力過大、菸酒物品的接觸抑或是食用過多辛辣的食物。直到2005年的諾貝爾獎得主澳洲的科學家,魯賓·華倫和巴利·馬歇爾在1982年在100個胃竇切片中發現一半以上存在一種新型的革蘭陰性桿菌,他們以人體的胃黏液來培植,並在1984年LANCET發表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的感染才是消化道潰瘍、胃炎等的重要致病原,而後研究也證實持續性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甚至會造成萎縮性胃炎以及胃癌的產生。 因此目前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目標已從過去提升胃液PH值改變為抗生素治療幽門桿菌(H.P)了。
流行病學
世界近一半的人口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盛行率則因地域、種族、年齡以及社經地位而有所不同,開發中國家也要比已開發國家的盛行率要來的高。幽門螺旋桿菌可藉著口對口或是糞便經口傳染,因此社經地位被視為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社經地位的差距影響著適當的公共衛生、乾淨的飲水、基本的環境衛生以及過度擁擠的居住環境。非洲的衣索比亞、奈及利亞成人的被感染率分別高達95%和70%-90%,反觀社經地位較高的北美洲包括加拿大以及美國盛行率為30%,西歐的幽門螺旋桿菌成人被感染率則是30%-50%。
亞洲相對而言有最多的病患(高達44億的病患)以及最高的好發率。而在台灣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約為50-65%,相對於中國大陸以及日本的70%而言算是較低的,也僅稍微高於韓國的40%。成年人的被感染率明顯要比孩童來的高,以台灣而言,9-12歲的孩童約為11%,13-15歲則是12.3%,然而成年人整體的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則高達50%-80%。因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謂是台灣非常重要的臨床疾病,也是臨床醫師需要努力根除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