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4日 星期日

巴瑞特食道病變,病患接受熱射頻食道燒灼術的經驗分享!(一位音樂家以及一位理工教授)

一位音樂家以及教育者的分享



治療巴瑞特食道病是傑醫師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食道熱射頻燒灼治療目前經驗也近20例,效果很好。但一直沒有病患經驗分享的文章,這一週遇到好病患分享他的經驗給需要的人參考,跟過去一樣,一字未改!

後來查房聊天中才知道他是超優秀的音樂家以及老師,我也收到他的大作CD醫病緣真是奇妙珍貴。音樂大作粉絲頁

致 吳醫師:

文字真真無法表達我對您千萬分之一的感謝。謝謝您珍惜我們的醫病緣。借著這個機會,想跟您分享我的感受!

您知道嗎?尚未認識您並成為您的病人,我是多麼恐慌。

從我的第二次胃鏡病理報告得知,我的胃食道逆流已經併有短型巴瑞特食道!那一晚我輾轉難眠,在茫茫大海般的網路,無方向地搜尋我的病情,一點一滴的資訊還是無法緩解我內心因未知而不安。直到在臉書上搜尋到您的健康筆記,心中彷彿看到曙光,裡面有您所有彙整的資料,我一篇一篇的研讀,心中的疑惑得到了答案後,毫不猶豫在網路掛了您的診;等到天亮馬上申請好個人的病歷書,準備隔天赴您的診,而心中那塊石頭亦稍稍放下了。

遠赴臺北,在候診時候,巧遇您的病人英姐,平易近人的她,無私分享她的就醫經驗,每一句話都安撫我的心。到了我的就診時間,您專業並謹慎地閱讀我的病歷書,馬上當機立斷說,我是可以作熱射頻燒灼術,並積極地安排住院手術事宜。當醫師您這樣的評估,我連日來的陰霾一掃而空!吳醫師,我真真要謝謝您是那麼了解病患的心!

手術當天一大早您還細心地特別叮嚀我需保持空腹,以便下午手術的進行。順利地辦理了住院手術,也完整的完成術前的準備事項,這包括照X光、心電圖、抽血及麻醉評估等。因為麻醉的關係,手術所有的過程我是完全沒有感覺;術後醒來已經回到病房了!即使等到麻醉全退,手術的地方也僅微微鈍痛的不舒服感而已。

當天傍晚,您在巡房時,告知手術很順利,讓我放心不少。當晚,護理師細心的照顧,發現我有低溫發燒,馬上換了冰枕,雖然我完全沒有感覺發燒,沒多久燒就退了。術後24小時便可進軟質食物,一切安好。術後幾天,非常謝謝吳醫師巡房的細心照料,並安排好回診日期及之後的療程!吳醫師,真的非常謝謝您的時間及所有的一切。

吳醫師,我很榮幸能成為您的病人,同時,我很樂意將我的經驗分享給所有需要的人;希望我可以成為您的「醫病種子」,嘉惠那些跟我有同樣困擾卻不知所措的人。再次謝謝您所作的一切!誠如您在談話中講到,您總是站在病人的立場來醫病,而這樣的心,深深地感動著我;能遇到您這樣的好醫師並被您收為病人,真真是我的福氣!

一位理工學院教授的分享


這一位是教授級的病患,所以寫感想也是相當的嚴謹有條理,從文章可以看到工科背景的文筆思維,內容雖多但相當豐富,對目前有巴瑞特食道病變的病患而言,這個分享也是相當好的方式來瞭解相關治療以及預防。尤其是以一個病患角度來看,特別會有幫忙。

感謝這位病患的用心分享,造福其他病友!


(以下為病友分享治療經歷)

個人患胃疾已近20年歷史,服用藥物間有間無,10多年前做了生平第一次胃鏡健檢,確定有慢性胃炎、幽門桿菌胃食道逆流,在服用藥物治療後,再經過數次的胃鏡追蹤檢查,前兩項均得以改善,但胃食道逆流始終未能終結,當然這顯然與生活型態與飲食方式有關!

最近在年度健檢中,醫師的神來一筆,切了食道發炎處的樣本,事後我還困惑不是才第一級的輕度發炎嗎?發炎面積0.5cm的長寬還不到,幹嘛切片?醫師說,「檢查一下是否有#巴瑞特食道,不一定會有。」就這樣,不幸驗出我得到了可能是世界最小規模的巴瑞特食道症,因為發炎面積約0.5cm,小到醫師有不能不會做切片檢查。小而恐怖,當時有被驚到!乃因該症具正常人之60~2300的致癌倍數。

醫師當下說:「健保局對此症可一次給付一年份的PPI,先服用完後再追蹤。」「拜託!平均比一般人有1000倍以上的致癌率,還要等一年再追蹤?」「那就半年後再回來檢查」醫師如是回答。「難道別無它法治療了嗎?」我心想。自那以後,沒事就上網查些資訊,看看是否真是只有吃藥一途?

陸續地在網路上搜尋了一個多月吧,內外科的可能療法都看過也比較過,得知內科手術要比須用刀的外科手術的過程平和許多,因它採用了輕度意識麻醉、又不用刀,且以定位定深的燒灼方式去除巴瑞特細胞。內科手術方法又有多種選擇,最後決定採用RFA(射頻燒灼),因為分析它治療效果的報導篇數,要比其它種種的內科手術還多,故可能在施做時相對安全些些(純屬個人閱讀網資的觀點,RFA也有它自己的缺點!所以還是要與醫師討論才對!)就這樣,根據網資我找到了吳文傑醫師

由於巴瑞特食道面積算小的,吳醫師當下也建議先服藥觀察,雖網資說:「變成食道癌之機率每年約0.4%(千分之四或說5%的亦有。」

在醫學統計上看似不高,但醫學檢驗上,必竟仍無法確保某些疾病會不會發生的時間?又憶及多年前的一位醫師告訴我:「追蹤檢查的意義在於查看疾病或其徵兆是否發生,以做好預防,至於疾病發生的可能時間,參考參考。」於是,乃請吳醫師再做一次切片,確認巴瑞特細胞是否存在,以做出是否手術的決定。

很不幸,已服了數月PPI,以及幾近100%遵照近10項之預防胃酸逆流規範的我,眼見巴瑞特發炎面積未更縮小,且網資亦或云:「藥物是可使巴瑞特之柱狀發炎長度縮小甚或消失,但其巴瑞特細胞仍可能存在於已恢復成正常之鱗狀食道黏膜的下方。」於是,決定請吳醫師幫我RFA了。

教授病友住院治療

當然,手術前夜忽南忽北想東想西的,為使丁點食物不在胃中,也空腹了近18小時(下午手術)。術前,吳醫師親在我面前出現,要我放心一切都會很順利。(還記得十年前也動過一次手術,連醫師人都沒見到,就先被麻醉掉了。約一小時左右,從睡中被叫醒,此時人已回到病房,又重見了天日。

手術完後,須禁食24小時,在此期間,倒也無啥不適感,止痛藥也未吃,咳嗽也還好,就胃食道有些揪緊怪怪的而已,心想吳醫師手術技術還真高竿。次日中午,開始吃醫院備好的魚片稀飯,兩天空腹後的第一餐,不敢也不能大口吃,每口也都咀嚼20下左右,嚥下去食道傷口處雖有異物感,但不痛不癢,感覺還不錯。飯後也下床在醫院內走走,加速排出胃氣,但此時發現咳嗽還好,打噴嚏或打喀,賁門就會抽搐5 ~ 8秒,而產生可忍耐的疼痛。請教吳醫師此乃手術剛完期間,必經的復原現象,兩三天後會消失。次日下午,抽搐現象也真的漸感消失,於是決定隔夜出院。

回想從第一次見從未謀面之吳醫師的門診開始,就感到他是一位可被信賴的醫師:患者病症的特徵、手術的方式、食道發炎照片的解說、切片的情形,全以朋友的口吻,主動與病人相互耐心討論,也一問一答,難得!記得在手術的前一夜,心中仍有些疑問,而吳醫師又剛好有夜診,於是在夜診結束時間九點的前一刻,去他的診間門外等,算算候診人數尚有八人,心想不久應即結束,沒想到這一等就到十點半。雖說吳醫師的病人新雨舊知本就多些,但最後那幾位候診病人,居然每位平均看診約15分鐘,真有他的。

教授病友預防分享

現將此次手術及住院的感受簡述如下,但得先聲明這份感受全屬個人經歷,並無醫學根據,一切所有還是必須遵照醫師的囑咐行之!切記。

1. RFA有可能是種相對比較安全的治療巴瑞特食道的內科手術,但醫師施作器械的技巧與經驗也十分重要,行易知難。

2. 術後每晚睡眠都不錯,也沒服用止痛藥,咳嗽也幾無感覺。

3. 胃食道傷口未完全復原前,千萬別吃酸、辣、酒精等任何具刺激性食物、水果、飲料等,別在傷口撒鹽。

4. 手術後兩、三天內,食道傷口肌肉於每次打喀或打噴嚏時,可能會有每次五秒左右之可忍受的抽搐疼痛。

5. 出院時,請手術醫師開些若偶遇不適或輕疼的藥,以備不時之需;但此情況不多,每日難有一次,夜間衹要入眠,應可一覺到天亮。

6. 可能因胃食道手術,迷走神經被胃酸刺激所造成的咳嗽時間及力道,或許會分別長些與重些?此現象也不常發生,但咳時要小心,別噎到氣。

7. 每餐最多一碗飯及其配菜,葷素不拘,每吃一口後,應即將飯碗擱下,並耐心閉目地暗數50下或更多,待食物變成了泥,才可下嚥。

8. 餐後少喝湯與水,以免可能脹胃致胃酸逆流。

9. 平時可吃些甜味水果。

10. 術後一週,若無隱約疼感或無異物感,可每日一杯咖啡或茶,不可過量,以免傷口復原緩慢。

11. 手術後約三週,可試吃一小口帶酸(水果或微辣(泡菜非韓式)的食物,若手術傷口無感,應表示復原狀況良好,但仍不可多吃刺激性食物。

12. 仍須依照預防胃酸逆流的各項規範,留意生活方式與飲食態度。

13. 依醫囑確實吃藥,如有不適情況,要緊回醫院校查。

14. 與醫師討論何時再做術後檢查,以確定巴瑞特柱狀細胞全被清除。

15. 若不幸仍有殘餘的壞細胞,可能要再次手術,燒灼個乾乾淨淨。

最後,個人萬分感謝吳醫師,從胃鏡檢查開始,到內視鏡RFA手術出院為止,依據過去十年的院外門診檢查及住院開刀的個人經歷,首次到台北仁愛醫院看診的我,特請吳醫師幫我胃鏡檢查兩次,他居然兩次胃檢均能讓我安心睡著(均非無痛胃鏡檢查)!個人幾無正被胃鏡侵入的感覺。吳醫師與病人「合體式」的檢查技巧,一等一。他獨特的「話語催眠」,會引導病人放心受檢,令人感受不同。

確診後,接著內視鏡手術治療,醒來後也沒啥疼痛。吳醫師每日到病房以不趕時開之方式,與病人談笑風生的交談,有問必答,不急不緩,又為讓病人安心,並將如何找到他的方式告知病人,心理與生理治療兩者並行,也算另類。四天標準住院時間三天出院。吳醫師將心比心、心同此理的醫治方法,令人願與之交談無忌,特此感謝!當然也要同時謝謝病房護理人員的術後完善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