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沒效,近八成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合併功能性食道疾病,#overlapping functional esophageal disease
🥸研究團隊: #台安醫院 #葉秉威 醫師 #台大醫院 #曾屏輝 副教授等多位醫師團隊
👉研究方式:
收集台大 2010到2019年因為"服用超過兩個月的 #PPI ( #氫離子幫浦阻斷)仍有 #胃食道逆流 症狀的病人🥶",這些病人都被用胃鏡診斷是逆流。
這些患者都要接受1) #胃鏡, 2) #24小時酸鹼導管檢測 3) #食道壓力檢查, 4) 睡眠以及精神狀態的問卷表
👉結果: 共分析了100位 #難治型胃食道逆流 症狀的患者:
🅿️66位是 #功能性火燒心 (假逆流真感受)
🅿️12位是 #逆流高度敏感 (一般逆流真感受)
🅿️17位是 #吃藥還強酸逆 (逆流吃藥不夠真逆流)
🅿️5位是 #食道蠕動疾病 (假逆流)
🤯沒有特別的 逆流症狀可以分辨真逆流或是假逆流,也就是靠症狀不準
🤯其中假逆流真感受 (功能性火燒心))有六成是🧏♀️女性,而且BMI偏低,腰圍小
🤯病人上消化道症狀嚴重程度評估量表(#PAGI-SYM)高以及簡式健康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 #BSRS-5)(留言連結)大於6分 比較像是假逆流真感受 (功能性火燒心)
![]() |
🤜#J短評:
1. #胃食道逆流症狀 並不等於 #胃食道逆流
2.有胃食道逆流可能也同時有敏感性或功能性疾病
3.沒有特別症狀可以判斷真逆流還是假逆流
4.吃藥沒效有78%是真逆流同時合併功能性疾病
5 沒逆流但真燒心的功能性火燒心,以瘦瘦的女性偏多,佔6成,特別跟心情睡眠以及喉嚨不適感有關係
6.我一直強調需要長期吃胃藥甚至無效時,病人應該要聰明一點,去接受食道酸鹼值檢測以及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測找出病因,這些檢測,大的醫學中心以及我台北跟員生胃食道逆流中心皆有提供。
7.當要接受手術治療胃食道逆流症狀時 建議要接受 #食道酸鹼檢測 以及 #食道壓力檢測。
8. 其實,因為醫療的進步,如果傳統的24小時酸鹼導管檢測為假逆流,可以透過96小時 #無線酸鹼膠囊 #Bravo 膠囊 抓出30%被誤認的真逆流。因為時間觀察越久越可以看出差異。目前我執行300多例BRAVO,確實可以再抓出3成左右真逆流。
9.這一篇受試者過去被確診為真逆流的方式,不見得是標準的酸鹼導管檢測,大部分是用胃鏡確診,因此我比較傾向結論是……胃食道逆流症狀者,吃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兩個月沒效,八成都合併其他問題,或根本是假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