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當胃裡長出了腸黏膜:可能變成胃癌的「胃腸上皮化生」

 

/案例/

我碰過一位六十多歲的計程車司機,他長期有腹脹、打嗝的困擾,但都是自己買成藥吃。後來,因為火燒心變得比以往嚴重,才來掛號看診。我看他身形略顯瘦小,不太像一般胃食道逆流的肥胖體型。由於他菸癮數十年,小心起見我替他做了胃鏡檢查。

檢查結果發現他的胃壁就像野柳地質公園裡的蕈狀岩一樣,凹凹凸凸,坑坑洞洞,而且分布區域很廣,胃本體及胃竇都有一樣的情形,我在其中一個凹洞中懷疑有病變病兆,做了多塊的切片並送至病理化驗。

原來,他的胃不僅有幽門桿菌感染,透過切片結果確診是腸化生合併早期癌變。所幸發現得早,後來用胃鏡手術切除腸化生細胞,並請他定期回診追蹤,直到現在都未有復發,可謂不幸中的大幸。


正常情況下,在對的地方、長對的黏膜、做對的事,各司其職,彼此之間相安無事。萬一胃黏膜因故發生變異,本來應該長胃黏膜細胞的胃,長出了不應該出現在胃部的「腸黏膜上皮細胞」,就是所謂的胃腸上皮化生。腸黏膜本身並沒有錯,但長錯地方就大錯特錯。

 

為什麼胃裡會長出腸黏膜?

當胃黏膜持續被破壞、受損,就會引起胃黏膜慢性發炎。長期處於發炎的狀態,會使身體的免疫系統功能變差,甚至成為癌細胞成長的溫床。當然從慢性發炎走到胃癌這一步,絕對不是一蹴可幾,而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和「栽培」,其中包括胃腸上皮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的出現,這是胃癌從無到有的一個現象,屬於胃癌的癌前病變。

 

誰是腸化生的高危險群?

根據統計數據發現,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發生率約有1024%。腸化生的發生與很多因素相關,其中幽門桿菌感染、有菸癮或酒癮、ƒ缺乏必需維生素等,是導致腸化生很常見的危險因素。正常的胃黏膜會透過前體細胞(precursor cells)的分裂達到再生,目的在於維持胃黏膜經常性的更新,當舊黏膜脫落的時候,長出來的新黏膜補上去,能使胃黏膜的保護機制持續存在著。不過,這個「除舊布新」的循環具有一定的頻率,在正常的狀態下,大約每3天進行一次,如果太「操」就可能會出問題。

 

慢性發炎是腸化生現象的前身

「休息,是為了走更更長的路。」這句話不只放諸四海皆適用,也很適合用在身體的器官上。很多時候,胃黏膜細胞的過勞是建立在慢性發炎上。胃就像人一樣,該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經年累月跟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在精疲力盡的狀態持續工作,久了,是會生病的。當胃為了要修復因為慢性發炎而受損的胃黏膜細胞,前體細胞必須經久不息的分裂再分裂,才能一直有新生的黏膜來填補被破壞的傷口,這種超出負荷的運轉,很容易導致基因的變異,長出不符合期待的腸上皮化生。

 

當慢性胃炎演變成萎縮性胃炎

當胃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時,胃酸分泌可能會受到影響,但影響最大的還是胃黏膜細胞分泌黏液來阻隔胃酸的能力下降。胃酸屬於強酸等級,若胃酸一直傷害胃黏膜,就像「軟土深掘」那樣,一直往下挖,挖到一定的深度就會變成胃潰瘍。慢性胃炎約有1020%會變成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指的是胃因為長期發炎,導致胃黏膜細胞的密度下降,胃黏膜細胞的功能也跟著下降,包括分泌胃酸及分泌黏液的保護機制,這會使萎縮部位反覆性發炎,其中約有3%萎縮性胃炎會變成胃癌。

 

 

腸化生的確診與治療

由於腸上皮化生多半沒有特別明顯症狀,經常有病人「自行判斷」是消化不良或舊有腸胃問題惹的禍,以致未能積極確診或治療。有很多腸上皮化生是在為了別的腸胃疾病做胃鏡檢查時,意外被發現的。當醫師透過胃鏡看到疑似腸化生的病兆,會以胃鏡手術做切片,取得黏膜活組織樣本做病理化驗,進而確診。

 

胃黏膜被腸黏膜篡位的健康危機

在人體的消化道器官中,不同部位的不同黏膜有著不同的功能與機制,不論是哪一個都是消化與吸收作用的重要環節,缺一不可。胃上皮黏膜細胞的功能不僅可以進行食物的消化,還會分泌胃酸與胃黏液,以期達成保護胃壁不受胃酸或胃蛋白酶侵蝕的危機,同時能杜絕大部分致病原或細菌的目標。當胃黏膜細胞出現變異,長了具有吸收細胞、杯狀細胞與潘氏細胞的「腸黏膜」,這些原本應該長在腸道裡的細胞,長到了胃部,就會使胃部逐漸降低或失去原本應該具備的功能。

 

追「根」究柢才能延緩惡化

在確診有胃腸化生之後,找出「根本原因」是很重要的。從正常黏膜到慢性發炎,再到腸上皮化生、胃癌是一個時間不算短的過程,並不是說變就變,即使目前沒有根治腸上皮化生的方法,但找出並改善「變的關鍵」,是很有機會預防腸化生持續惡化或發生癌變。此外,定期檢查與追蹤也非常重要,針對有腸上皮化生的病人,醫師通常都會根據化驗結果來評估病情與病程,建議最適洽的回診與照胃鏡的頻率,並不是每一個腸化生的病人都要頻繁的做胃鏡檢查。

 

胃腸化生會好嗎?

胃腸化生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也就是得到了就是一輩子。不過,由於癌變機率小於3%,通常建議以胃鏡做定期追蹤。臨床上,專業醫師會依癌化風險來建議追蹤頻率。另外,可以透過「內視鏡黏膜切除術」來治療腸化生。臨床上,我遇到有高度分化不良的情形時,會以此手術來切除病變黏膜以達根除的目的。過去曾有研究指出,以燒灼巴瑞特食道的方式去治療胃的腸化生,結果只能治療一些分化不良的細胞,並無法降低腸化生分布的情形,故現今並不建議用射頻燒灼的方式治療腸化生。

 

終結改變的關鍵,讓胃的刺激變少

胃裡環境的刺激會影響腸上皮化生的惡化進程。面對已經有腸化生的病人或腸化生的高危險族群,通常都會建議在「抓到」腸化生的根本原因後,透過治療或生活習慣調整來改善胃裡的環境。如在確認有幽門桿菌存在後,會以徹底殺菌的根除治療法,這被證實有助於改善腸化生的狀態。除此之外,會建議病人盡量減少菸酒與鹽分的攝取,增加新鮮蔬果與維生素C的補充,這些都有機會達到預防或逆轉腸化生的效果。就算是走到難以逆轉的階段,也不需要灰心喪志,因為透過積極且適當的治療,胃癌的發生可以被延緩的。

 

 

腸化生與癌症的距離

從慢性發炎發展到胃癌,需要的時間並不算短,途中至少會經過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黏膜腸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分化不良)這幾個階段。即使是已經有腸化生演變成惡性腫瘤,仍會持續好幾年的癌前變化。雖然不是所有的腸化生都會走向癌變的結果,但透過消化道早期癌的研究,得知腸化生被認為與胃癌的發生有高度的關係。

 

癌前病變不等於就是無期徒期

癌前病變並不是癌症,而是正常細胞轉變為癌細胞的過度期,這個過度期往往是影響「未來情勢」的關鍵,其中「如何處理」更是很重要的影響因子。巴瑞特食道(食道癌)、肝硬化(肝癌)、腺瘤性瘜肉(腸癌)、黏膜白斑(口腔癌)等都是消化道常見的癌前病變。由於這個階段大部分變化對人體幾乎無害且無感,故經常會因為被忽略而錯過黃金治療期。也就是說,腸上皮化生雖然不一定就等於會變成胃癌,但沒有及時處理或控制,變成胃癌的機率是比一般人高的。

 

發現腸化生後,就要經常照胃鏡追蹤?

胃鏡檢查對於胃部疾病的早期發現是非常有利的,在於診斷早期胃癌、消化性潰瘍、胃食道逆流、胃瘜肉等準確率超過95%以上,腸化生現象同樣能透過胃鏡篩檢來發現。不過,這並不代表有這些疾病的人需要頻繁做胃鏡追蹤,胃鏡畢竟屬於侵入性檢查,不建議短期內反覆進行。針對腸化生病人而言,除了容易發展成胃癌的高危險族群,建議維持每年照一次胃鏡做追蹤,其餘低風險族群每二至三年做一次胃鏡即可。

 

那些「更」容易從腸化生變胃癌的人

胃黏膜腸上皮化生在高齡族群的比例不算低,而且經常合併有慢性胃炎或慢性萎縮性胃炎。由於腸化生現象會使正常胃黏膜應該有的功能被局限,無法達到解毒的效果,長久累積下來,病人胃裡就會形成致癌物質,致使胃癌的發生。有腸化生現象的人罹患胃癌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出610倍,每年約千分之二的風險,十年約百分之二。若屬於胃癌高危險族群,風險還會往上提升,其中不完全型腸化生風險高出完全型3倍,廣泛性腸化生風險高出單一分布性2倍,有胃癌家族史風險高出無家族史4倍。

 

【危險族群1:不完全型】

不完全型腸化生指的是腸化生細胞沒有分泌小腸的消化酵素,細胞長得像大腸細胞,沒有纖毛,這種類型的腸化生在西方國家並非常態型報告,與細胞分化不良不同。根據研究指出,若屬於不完全型腸化生,提高約3倍的癌變風險。

 

【危險族群2:廣泛性侵犯】

廣泛性侵犯的腸化生指的是腸化生的區域包括胃的本體部及胃竇處。根據研究數據指出,廣泛性侵犯的腸化生病人,相對於只有出現在胃竇處的腸化生病人(單一分布性),約提高2倍的癌變風險。

 

【危險族群3:家族史胃癌】

腸化生病人有血親得胃癌,後續癌變的機率確實會比其他人高。根據研究發現,若一等親(父母或子女)有胃癌病史,腸化生癌變成胃癌的風險約會高出沒有家族病史的人4倍之多。